所长介绍
关于研究所
主要服务项目
模块研究中心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心
  卓越绩效研究中心
  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研究评价中心
  战略研究中心
  营销研究中心
  生产运营研究中心
  知识管理研究中心
  业界动态
  理论研究
  实践指导
  案例分析
  企业大学研究中心
  组织变革研究中心
  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风险管理与内控研究中心
  学习与发展研究中心
  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
行业研究中心
研究团队
研究成果
合作机构
中大管理论坛
《中大商业评论》
热点资讯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微软公司的知识管理

自从1975年成立以来,微软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其高质量的员工。这个极其成功的软件公司在雇佣具备高智商、强能力的人员方面做到了极致。根据《微软的秘密》的作者的看法,微软的关键战略之一就是"发现那些懂得技术与商业的精明的人"。 

微软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它所处的竞争领域的快速变化的本质。微软在几年内上升到产业的主导地位,比尔.盖茨(该公司著名的CEO)坚决认为公司将保持领先。例如,盖茨和微软其他的执行总裁最近决定公司需要包含Internet,而且要将它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结合。因此,软件开发者和市场销售者需要能够很快地获取新技能。

但是对人力资源能力的这种高度关注不限制在以产品为导向的人员中,比如微软的内部信息技术部也同样面临着生产软件、适应行业快速变化的压力。内部信息技术部由1000多人组成,他们开发应用软件、构建信息基础结构、操作计算机与网络。不象许多公司一样,微软的内部信息技术部不能容忍技能老化的"遗老"。如果微软的产品套件包括OLE技术的话,那么内部信息技术部就必须很快地将其纳入公司的内部系统。微软的内部信息技术必须总是新的。

因此,内部信息技术部聚焦于鉴别和维持知识能力上。Neil Evans(内部信息技术部的前任部长),作为研究者,正在Emerging技术西北中心从事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Chris Gibbon(现任内部信息技术部部长)聘用Susan Conway为项目经理,承担知识能力的课题。 在进入微软之前,Conway就已经在计算机科学和Texaco 从事类似的能力项目研究。 

Conway的目标是为微软IS的职位和员工创造一个网上能力形象。1995年11月已经完成了一个80人的应用开发小组的领头人的形象,现在在全面执行。该项目被称为Skills Planning "und" Development (也就是影响较大,众所周知的"SPUD"),其重点不是放在进入层的能力上,而是集中在那些需要并被要求站在领域前沿的人上。但是,教育体系的缺点必须用岗位所需的能力来说明。

微软内部信息技术部的"学习与交流资源"小组正在利用SPUD的主动性(内部信息技术部也负责该部门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其目标是利用能力模型去转化、发展知识,而不仅仅是测试它。当微软内部信息技术部的员工很明白他们要具备什么能力时,他们就会成为微软内部与外部所提供的教育的最好消费者。人们也期望这个项目能够使员工与岗位、工作小组较好地适应。最终该项目会通过微软扩展到其他公司。

SPUD项目包含5个主要因素:
 (1) 完善能力类型与层次的结构
(2) 对特殊工作所需能力进行定义
(3) 对从事以能力为基础的特殊工作的员工进行绩效评级
(4) 实现网上系统的知识能力
(5)联系能力模型与学习提供
(6) 完善能力结构

在该项目开始之前,微软已经定义过某些能力,但大部分限定在进入层的技能要求上。西北中心也正在研究软件开发者的进入层技能,例如新系统的需求定义。在SPUD项目的四种类型模式中,这些基础层能力作为基本知识已为人所熟知。

在基础层之上,还有局部或独特能力,它们是运用于特殊工作类型中的高级技能。例如,一个网络分析员可能需要局域网错误诊断的能力。

能力的下一层是全局知识,它会在一个特殊功能部门或组织的所有员工身上得到体现。例如,管理部门的每位工作人员都必须精通财务分析;每位IT员工都要胜任技术设计和系统分析。

能力结构的最高层是普遍能力,普遍是对公司内所有员工而言的。这种知识是关于公司所从事的全部业务、所售产品、产业领头人等的知识。对所有员工的培训要寻求提供有关软件产业和微软战略的普遍知识。

在四种基本能力的每一种中又有两种不同类型。外在能力包括特殊工具或方法的知识和能力,如Excel or SQL 6.0。如需求定义能力就是一种内在能力,内在能力包含更抽象的思考与推理能力。在微软,人们希望内在能力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尽管最近增添了one new one和Web authoring。当然,外在能力能力随着特殊语言与工具发展的快速改变也要频繁地发生变化。在4种能力类型中,共有137中内在能力和200种外在能力。

在每类能力中,也定义了4种技能层次。一个工作人员具备,或者一个工作要求下面层次中的任何一层。

(1) 基础层
(2) 工作层
(3) 领导层
(4) 专家层

每种能力中的每个技能层都要以3-4个要点来描述,使其清晰和可度量。技能描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岗位和员工评级的模糊性。

特殊工作的能力定位

因为SPUD项目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工作与员工能力相匹配,所以微软内部信息技术部的每项工作都必须按工作所需的能力进行定级。通常,这项工作是由负责这些工作的管理者来实施的。在普通的工作模板中有40-60种能力。

出现在工作定级过程中的一个早期问题就是,管理者要花2-3个小时去根据能力需要对工作定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鼓励管理者仅对最高级的能力进行定级,即要求最高技能水平的能力进行定级。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让工作定级过程仅许半小时。

该系统也包括一个测量模型,它建议监督管理者如何评价一种特定能力。因为系统的目的是知识转化,而非知识测试,所以员工也有权进入测量模型。 

依据工作能力对员工定级

该项目的另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根据员工在其现任工作中所表现的能力来评价员工。最初的定级是由员工及其管理者反复进行而确定的,最后整个工作小组要参与进来。在两方初次评级之后,他们解决其分歧。评级过程应该是一个关于员工能力会谈的机会,如管理者可以没有意识到员工由于现任工作的能力。

员工评级过程的全部目的就是产生一个整个微软都可使用的能力详细目录。寻求建立新项目小组的管理者不在要亲自了解所有可能适合这份工作的员工。因此,管理者会对在线系统提问:"给出我前五名的候选人,这些人具备的领导技能水平要在这项工作所需的能力的80%以上,而且这些人要在Redmond(微软在华盛顿的总部地址)"

在SPUD项目的带头人中,管理者和员工都倾向于高技能水平给好的级别。Susan Conway认为,当规划出技能水平的详细指标时,工作和工人的特殊经验就能够很容易地与技能水平相比较,这个问题也就能够解决。

构建在线能力系统

SPUD项目还要构建一个在线系统,它包括能力结构、工作定级系统、定级数据库、员工能力水平。Conway已经利用微软的Access为项目带头人构建了一个系统原型;尽管它运行较好,但该系统还需更好的性能和健壮性,还需传到SQL服务器上。为了能让全世界的人通过微软的内部网方便的检索,该系统还应该有一个网络前端。

尽管技术问题很容易弄懂,但还存在一些与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数据的存放位置。讨论之后,已经决定工作数据要集中管理,员工数据要保存在最初的小组中,但应给中央数据库做一复本。进入与安全问题是关键问题,因为这是有关个人信息的,即使对于管理者来说,进入比他低的所有员工的能力档案也会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另一种行为也是不受人欢迎的,这就是管理者小组为了那些具备自己所期望的能力的员工,而"偷袭"现有的小组。进入的细节问题还有待决定。

与教育资源的连接

因为该项目的关键目标将能力形象与教育资源相连,所以在微软的内部和外部已经发展一些与特殊课程有关的连接,尽管还有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有待与完成。最后,学习与交流资源小组希望不仅能够推荐特殊课程,甚至还能推荐课程中的有助于达到目标能力层的某些特殊资料与段落。Conway希望有该系统能进入以作用描述和所需能力为基础的课程需求。最后,来自内部讨论会和外部的由Puget Sound区提供的课程将会按照他们所对应的能力和技能层进行定级。

执行能力模式

SPUD项目的前期研究进行地很好,现在正在微软的内部信息技术部的1000名员工及他们的工作中执行。执行能力模型的工作从地理与功能两方面进行,首先开始于业务部门,然后是应用部门和在欧洲的所有工作岗位。

其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能力模型如何能扩展到微软内部的以产品为导向的软件开发者身上。在产品领域,许多相同的能力是明显相关的。为了实现这一转移,Conway正在考虑如何是能力模型与结构性工作(微软产品开发的方法)统一。因为结出评判,他们也会有助于确定能力的含义以及IT领域外的教育连接。但是他们与能力模型相关的特殊作用还未被讨论。

微软能力模型的某些方面的作用要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被确定。例如,Susan Conway希望该模型能成为这个快速变化的产业中使变革制度化的媒介。假设,如果比尔.盖茨决定微软的员工要掌握一种新知识(如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那么他可以坚持所有的工作能力要求中必须要有这种新知识,从而迫使这种能力的发展。看起来,在微软的商业与产业中,确定所需变革和快速执行变革的手段是很关键的。

Conway也意识到项目的成功以来于使用该项目的个人的行为。"如果他们感觉到从中得到了一些东西,那么这个项目才会发展下去。"她认为对于员工和高层管理者而言,感觉到自己有利于工作模板的发展是很关键的。那么,他们将买进能力模型。最后,通过聚焦于个人知识能力,从而推进知识进展的目标要求组织内的所有的人的积极参与。

作者:托马斯.H.达文波特

 

 
版权属中大咨询,未经允许,不得转摘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电话: 86-020-89637882  粤ICP备11084765号-8